“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着力减轻基层负担,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打出了组合拳,收到了良好效果。”(人民日报,1月15日) 为基层减负松绑,说到底就是要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斗争到底,经过2019年、2020年各项减负措施的大力实施的奋斗和努力,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从基层党员的视角,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加。 在以往岁末年初的的时候,正是每个基层干部熬夜苦写材料的时候,而今年情况有所改变,所有的目标考核,全部以实事求是为主,以平时工作成绩为主,重平时积累而轻材料堆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形象概括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职能过多,职能不清都是衍生出基层不合理的负担的罪魁祸首,要想根除,还得上下联动从思想上改变。经过一年的努力,各级领导干部开会时不再强调形式的完成,重点放在讨论解决问题上,不在文山会海中找“存在感”,而在基层群众口碑中寻求肯定。 减负不是减责任,减负不是减担当,经过减负年的淬炼更加锻造出忠诚、干净、敢担当的队伍。以往混在队伍中不出力,不作为的人也在这一年追求实效,实实在在动起来了,杜绝了年底“补补”,绩效过关的现象发生,把每一名干部的心思指引在为人民群众谋实事上。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篇之年,也是持续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年,是脱贫攻坚收获之年,真正将基层干部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才能实事求是的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说扶贫第一年,村里的狗要咬他,扶贫的第二年,村里的狗不咬了,扶贫的第三年,村里的狗带着自己的小狗和扶贫干部戏耍在一起。这是一个诙谐的小故事,却真真实实反映了这名扶贫干部的一路扶贫的心路历程,村里狗的真实反映不是一篇篇优秀的总结报告,确又胜过一切材料带来的荣耀。每一位扶贫干部,都能切实感受这样的变化不是一个偶然,是自上而下的“减负”春风带来的,如果我们被绑在了文山会海里,如果我们被牢牢“绑”在办公室里,哪里有机会踏踏实实参与这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中去了,还有什么比看到贫困户增收脱贫,露出淳朴的笑容更美好的事情了。 基层减负,减了负,增了“笑”何乐而不为。 作者:朱文怡 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生态环境局 地址:盐源县泸沽湖大道消防队旁 电话:13881520160 QQ:476374511 新闻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1/15/nw.D110000renmrb_20210115_1-0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