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党组织书记们,一定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最大的政治,真正“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明确要求:“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推动党建责任层层落实落地,把党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时,再次强调:要把抓好党支部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党委(党组)书记要亲力亲为,深入支部抓支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由此可见,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亲力亲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那么,究竟该如何抓细、抓实呢? 思想是认识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加强认真,提高重视正度。新时代,我们需要转换以前固有的观念图景和思维因袭,来重新思考、领悟、认识和抓好党建。加强重视程度,提高认识。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一定要履职尽职,始终重视党建、思考党建和抓好党。 但在实际过程中,部分党组织书记不懂党建、不重视党建、不善于抓党建,往往由副书记或组织委员们去抓,即便有些书记重视了、行动了,但与总书记所要求的“成为从严治党的书记”“推动党建责任层层落实落地”“抓实、抓细、抓到位”“亲力亲为”等还是相距甚远。倘若你是这样的书记的话,肯定是“不称职”甚至是“失职”的。因此,基层党党委书记一定要亲力亲为,不能坐拍拍脑袋的人,不亲自参与,空指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尤其是当下最重要脱贫攻坚工作,要不怕辛苦,深入村村寨寨,认真摸清贫困村情况,因地制宜,认真分析研判,制定最科学合理的脱贫方案,为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努力提升行政能力水平。做到行动上重视党建,不做行动的“矮子”。党建需要的是水平,因为它抓的是方向性、统领性、决定性的范畴,是做人的工作,没有水平无法干。所以,政府能力要强,党委水平要高,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轻重不分、以行政代替党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受国际国内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仍然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因此,要认真学习,加强理论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提升行政能力水平。我们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抓下去。 抓好主页这个关键。长期以来,一些基层 党委书记重经济轻党建工作的情况十分突出,党委书记的工作精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安全稳定、基础设施改善等显绩上,对自己的主业——“党的建设”抓的不够,付出的精力不多,荒废了主业,力度不够、办法不多、投入有限、效果不好的情况比较普遍。在新常态下,解决乡镇党委书记回归主业”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党委书记要对党员的更严要求、更细管理、更实监督,是对党组织书记的更大压力、更大挑战、更大责任。适应党的建设新常态就必须校正心态,充分认识到党的建设只会越抓越严、越抓越细、越抓越实。要坚决克服抵触心理、 侥幸心理、观望心理、投机心理,破除过去不好的行为习惯,破除对过去的路径依赖,破除以往存在的思维定势。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既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又是我们党辉煌历史的经验总结和我们党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既是新常态下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又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只有坚定不移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努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才能明白抓好党建是称职,不抓是渎职、抓不好是失职的真正内涵,才能内化为实际行动,夯实我们基层党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堡垒作用。 作者:吴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