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回复: 0

[已推搜狐] 以先贤为镜,修清廉之德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04

主题

8

回帖

1023

积分

记者

积分
1023
发表于 2018-11-8 15: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先贤为镜,修清廉之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古代先贤自觉用行动践行并弘扬这种精神,给后人留下一段又一段佳话。(中国组织人事报,11月5日)
文章讲到两则小故事:一则是讲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请亲戚萧公子吃饭。萧公子速来骄纵,嫌饭菜清寡味,只吃胡饼中间部分,把四边都给留下,王安石看到后,径直拿来自己吃了,令萧公子深感惭愧,遂红脸告辞。二则讲明朝工部尚书刘麟设特殊宴席劝诫为官学生勿因挑剔饮食而责怪下属。
泱泱华夏史,上下五千年。在中国古代官场上,形形色色的官员们粉墨登场,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活法、有的是清廉为民,勤勤恳恳,有所作为,进而立言、立功、立德,甚至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之壮举:而有的却是得过且过,碌碌无为,甚至放纵私欲、贪腐成性,以致沦为贪官,留下千古骂名。“政者,正也。”也就是说古代“政”与“正”是相通的。所以“政”的本意可以概括为政局的清明,政治的公正,政风的良善。后来,廉政中一词中的“政”指特定的政治上的涵义。中国古代廉政建设内容之一就是注重官德教育,这和我们当前提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不断凝聚谋发展、促和谐的力量”这一要求是殊途同归的。
克己修身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褒扬的人生信条。克己,则清正而欲有节,修身,必事公而行无私。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倡导“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深刻阐明了克己修身是需长期坚持才能取得实际成效的,不能有片刻怠慢。清代曾国藩《诫子书》“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透过自修、养心、慎独三者的逻辑关系,阐明克己修身重在慎独。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就是要时常照一照镜子,正一正衣冠,洗涤一下心灵,改正一下毛病,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自我,清醒头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当深刻理解和把握古圣先贤克己修身的思想精髓,自觉把践行“严于修身”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做到慎独、慎初、慎微,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望为官者但得千秋佳话,不留万世骂名。
(作者:霖锋)






上一篇:年轻干部要在组织的沃土中茁壮成长(专投此网站)
下一篇:“平语”近人——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8 23:57 , Processed in 0.64007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