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90后的“小黑哥” 今年是马晨宸驻村的第6个年头,因常年扎根农村,这个1992年出生的哈尼小伙皮肤晒得黝黑,马桑箐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喜欢叫他“小黑哥”。 2015年,马晨宸大学毕业后回到红河县老家,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在云南省红河县甲寅镇阿撒村委会担任乡镇下派驻村工作队员。2019年,马晨宸考入公务员,来到开远市羊街乡,因工作需要,被派驻马桑箐村委会担任工作队员,开启了扶贫新征程。(1 月26日 新浪网) 90后的马晨宸进村开展工作,他用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每家每户,调查民情、收集民意,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户贫困户的信息。他在日记中写到:“每当看到村里一天天发生的变化,看到群众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我心里就特别幸福⋯⋯”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造清洁美丽生活环境。50多岁的李代英是马晨宸所挂包村子里唯一的独人户,是村里出了名的“脏大妈”,马晨宸总是亲切地称呼她“李大妈”。马晨宸每次都会选择傍晚去李妈家入户交流,“李大妈,你家里的卫生要好好打扫一下,牛不能总拴在院子里,离人远一点,不然对身体健康有危害。”李大妈一边笑着一边无奈地回复他,表示担心家里的唯一的牛被盗,觉得拴在庭院内才安全。了解到她的诉求后,马晨宸把问题逐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一边及时向乡领导汇报,一边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有空闲时间,马晨宸就到李大妈家帮她打扫卫生,也许是潜移默化,也许是被他的坚持感动,李大妈开始把屋内的东西摆放整齐,把庭院打扫干净。借助庭院改造,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李大妈在离家10米左右处建盖了牛圈。如今,李大妈彻底摘掉了“脏大妈”的帽子,变成了村里的卫生先进户。 完善水利“硬件设施”,让群众喝上“幸福水”,增添脱贫致富的底气。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黑那、冲子是马桑箐村委会较大的两个村寨之一,有120户606人。由于村子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年久失修,原来的旧水源点供水紧张,一到夏季村里就供水不足,村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2020年3月底,马晨宸组织村民代表在距离冲子村民小组1.6公里左右的山里找到了一股天然山泉水,他第一时间将这一好消息上报,得到了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援助,计划在枯水期进行引水工程的施工。 通过群众自筹部分资金、投工投劳,新水源地的水管通到了每家每户,彻底解决了黑那和冲子两个村常年供水量不足的问题,终于在2020年5月4日,让群众喝上“幸福水”,“一个小小的饮水工程,凝聚的是群众的心……”。 驻村以来,90后的马晨宸始终把群众的每件小事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办,把群众的冷暖饥饱时时刻刻装在心里。如今,马桑箐村委会已脱贫摘帽,但90后的“小黑哥”的帮扶故事还在继续……(作者:任佩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