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强调:“专业、课程、教师、质保,这四点有变化,我们整顿本科教育就有突破口。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有人说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腰,腰要是不好的话,这个人站不直,挺不起胸、抬不起头。因此,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应该停办了。”(11月4日《中国青年报》)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精准人才的关键一环,如果这一环抓不好,不但专业无质量,就连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精准,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还是对教育本意的一种曲解,对于那些为了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专业应该及时地说:“再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这就是对人才的重视,对于人才来说,主要有三个步骤,那就是培育优秀的人才、吸引优秀的人才和用好优秀的人才。高等教育担负的就是培育人才这一个基础的作用,如果基石不牢,就很容易让他们的“成才”受到阻碍。 专业设置的问题并不是只字片语就能够说清楚的,这是一个系统话的过程,而这一个过程主要是要实现专业、课程、教师和质保的统一,让教育的质量得到体现,才能够算高等教育完成了既定目标。 专业接地气,人才才有底气。高等教育应该注重专业的接地气,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让专业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才能“接地气”,技术水平才“有底气”,培育出“有才气”的人才来。 高校是文明薪火的传承者、社会风尚的引导者和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因此高等教育要重视专业的高质量设置,也要重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培养上既全面也精准,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抢占竞技场的制高地。(作者:刘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