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推进河长制 守护好碧水微澜 新时代里,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不断增多,这其中就包括了青山绿水的向往。“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铿锵话语言犹在耳。这是情系民心的庄严承诺,也是全面推进河长制的动员号令。自2016年底起,全国全面启动河长制后,从大江大河到家乡的小河,百万河长上岗,每条河流都有了“健康守护人”,一条条河流再次清澈见底,随着河流治理工作不断深入推进,相信碧水微澜将不在是记忆。 河长到位、责任到位,确保河长有名有实。一年多来,全国加强河长选派工作从上而下严密部署展开,以选派党政“一把手”为原则,全国省、市、县、乡四级选派出30多万名河长,实现了每一条河流都有河长,每一条河流都有“健康守护人”。选派出来的河长绝不是挂名,而是承担着治理和守护河流的责任,各地各部门明确河长责任,层层压实压紧治河责任,以河长为统领作用,协调分工,形成全面治水合力,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一河一策、明晰路径,确保治水精准有方。治理河流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每一条河流存在的问题不同,解决方案也要因河而异,把脉问诊,及时转变治理思路、策略、方式,全面统揽,科学把握,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明细治理河水的时间表、路线图。治水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找到根源,河流污染的更多病症在岸上,要加强河道两岸环境整治,切除污染源,管好“盆”和“水”,水岸同治;治水更不能停留在一时,建立健全治水长效机制,久久为功,还河湖以健康美丽。 重视考核、强化监督,确保治水行动有效。河长制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治理好每一条河流的污染、维护好每一股清流,以“水清见底”为治理目标,每一位河长签下承诺书、立下军令状,全国各地各级加强河长工作考核,细化考核内容,制定追责款项,明确奖惩机制,将河长制工作纳入考核,施压开展。同时,日常监督也不可少,采取明察暗访、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不通知地方、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用陪同,直接到现场、到基层去查看最真实的现状、查找最根本的问题。通过考核与监督结合,双效结合,推进河长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作者:廖华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