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担起脱贫攻坚大任 金秋,苍莽大凉山,一批批脱贫建设项目落地开花,忙坏了陈忠义:10月11日,普格县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项目合作座谈会召开,专家、企业家、扶贫干部聚集研讨;第二天,天刚亮,他又急着赶往喜德县冕山镇落发村,主持全州脱贫攻坚项目集中开工……(11月5日,人民日报) 用脚步丈量民情。“无论如何,要把脱贫攻坚的任务完成好!”到凉山两年多,陈忠义驱车、坐船、骑马、走路、搭摩托,走访了248个乡镇、391个贫困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1160余户。17年8月,陈忠义在普格县走基层。当地突发泥石流,他就地展开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工作。奋战一天一夜后,陈忠义劳累过度晕倒在地,经抢救苏醒后,没过多久他又走向下一个贫困村。 用实干凝聚民心。“不动骨肉情,咋聚同胞心?”大凉山的深度贫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落后的思想观念、突出的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不少“顽疾”。2016年初,陈忠义把喜德县乐武乡里柯惹村作为自己的精准帮扶对象,两年多来,里柯惹村117户贫困户住进了新居,还修建了2670平方米集中养殖场,修建了通村毛路和水泥路14公里,新建了基站,通信网络覆盖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用创新改善民生。在对里柯惹村的帮扶中,陈忠义看到了破除旧观念、旧习俗,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便针对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匮乏等问题,在全州开展“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近年来,全州开办了厨师、焊工等系列技能培训班,凉山的老百姓把“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称之为“亲民工程”,真心认同和点赞。两年多来,凉山州累计培训建卡贫困劳动力5.8万人,新增转移输出和就近就业劳动力1.1万余人,直接带动近万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作者:向尚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