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领导留言板”让干群连接更紧密 日前,在2018全国网上群众工作高峰论坛暨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年度工作会议上,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背后的故事,吸引了300余位与会嘉宾热烈讨论。这一政民互动平台,创办12年来帮群众解决了100万件实事,成为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成功范例。(11月2日 人民网) 2016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网络时代的到来,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过去群众有了建议、诉求和疑问,要么需要采取信件的方式逐级向上反映,要么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去相关部门寻求解决方法。有的时候,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材料才能到达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手中,更别提问题得到需要的时间了。这些传统的途径不仅拉大了群众和政府、领导干部的距离,也降低了政府服务群众的效率。 通过“地方领导留言板”这样的平台,领导干部可以更加便捷、全面地了解群众困难、把握群众需求、吸纳群众建议,也实现了服务群众的阵地向互联网的转移。网友们提出的从涉及停水、采暖、遭遇欠薪的民生问题,到关于干部作风、扶贫工作的建议等留言,都能够在限定时间内获得恢复和反馈,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同时,也使政民互动更加紧密。 政务上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地方领导留言板”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好评和热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及时、便捷、高效的特点。政府网站不是普通的网站,而首先是一个“网上政府”,是政务信息公开的窗口,必须下大力气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要避免政府网站成为“僵尸网站”,就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和领导做到事事、实时回应,同时,对于“僵尸网站”应设定一个调整期,并将监管责任层层夯实,以观后效。(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