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回复: 0

工作岂容“半落实”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7

主题

0

回帖

45

积分

记者

积分
45
发表于 2018-11-3 00: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心,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类似表态在基层工作中并不鲜见,不少基层干部当着领导面,总是喜欢拍胸脯高调承诺严抓落实、干出成效,但落到实际,却总不乏“半落实”情况。
所谓“半落实”,就是抓工作不彻底,只满足于完成面上的应付差事,简单对照检查考评清单逐项补缺,看得见资料、选得出点位,甚至还能炮制出有模有样的经验材料,但仔细检查内容,却不难发现其中生搬硬套、脱离群众需求的“硬伤”。
笔者前几天随领导到基层调研,就发现有这样的问题。当地为推动基层“微治理”,在全域范围开展了“将党小组建在院落、楼栋、管理网格上”的某项活动,不少村的台账、图表、资料样样俱全,但随机走访几个院落党员的过程中,听到的却大多是党员“不知情”“没听说”的回答。
不必讳言,党员的“不知情”才是工作成效的最直接反馈。村干部仅仅是把工作当成任务,想着怎么敷衍应付上级检查,认为只要“有资料”就是“抓落实”,于是把工作落实在纸面上、报表里,而不是站在规范自身建设、促进辖区发展的角度去真抓落实。
“半落实”与“不落实”有所不同,后者一眼就能让人看个清楚明白、是否抓了落实,前者却带有极强的隐蔽性,如果检查考核中只是停留于看资料、听汇报上,难免会被蒙蔽,甚至可能因为材料看上去“真实度”很高,被给予充分肯定。
“半落实”本质上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村干部把原本该落到党员群众身边的工作“截留”在身边,大包大揽就“抓完”落实,让好政策、好创新、好举措停在半空、难接地气,不仅让工作难以取得实效,也严重侵害了党员群众参政议政、参与村级组织建设的基本权益。而无数实践也证明,任何工作缺少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就容易成为“盆景”。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带领基层群众奋斗新时代的坚强堡垒,工作又岂容“半落实”。要遏制此类问题蔓延,唯有“严”“实”二字。
上级部门到基层检查工作,必要的记录、台账要看,但主要看工作实绩,要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以此为考核评比标准。就是要做到在“鸡蛋里挑骨头”,真正为基层工作把脉问诊,发现问题不能“留情面”,对有此倾向的村干部做好谈话提醒,对有“半落实”问题的干部,要依据有关法纪法规,严肃组织处理,倒逼村干部把政策和工作落地落实。
对于村干部而言,也要克服基层工作繁杂的客观现状,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抓好工作协调配合,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上级部署,把工作落实到底、落实到位,不断夯实基层工作本底,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满意感和获得感。
作者:陆仁忠




上一篇:奋力开创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新局面
下一篇:辩证看待“奇葩承诺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8 04:01 , Processed in 0.19891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