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干部培训,增强担当意识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1月2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书写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动人乐章。但同时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担当在党的建设中直接体现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无私无畏、一心奉公的奉献情怀,崇德守法、敢为善为的为民操守等等。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始终坚持新时代干部标准来保障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变为具体实践。应该说,中国共产党能够在近百年时间里领导人民不断创造条件取得历史性发展成就,并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改革创新,在其本质上,一方面源于党是由先进理论武装的具有严密组织与严明纪律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是由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的,体现着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彰显着党的干部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尤其是经过40年改革开放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当下,中国共产党以对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自加压力形成新时代新目标新任务,自我超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守阵地不动摇。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遵守“四个服从”,坚持一切工作都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一切言行都从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出发,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重要阵地。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一个人的理想越远大,对历史使命认识越深刻,社会责任感也就越强烈,也就越能集中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奋斗。中国历代思想家既重视以德修身,也重视从政以德。儒家的基本命题之一“内圣外王”强调的就是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为官之道,德在其首”。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官德不仅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更是领导干部树立担当意识的前提条件。(周顺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