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崇州道明镇龙黄村还是成都西边众多川西林盘中一个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而如今,龙黄村摇身一变成为“道明竹艺村”,不仅被全国所熟知,还走上国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高展会——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的代表,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村落之美。(12月3日,红星新闻网) 在中国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它独特之处,而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就要努力找到它,把它挖掘出来、展示出来,并依托它快速的实现脱贫、乡村振兴。道明竹艺村,在2016年之前,还和无数传统村庄一样,美丽,但是却较为落后,村里空心化严重,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都是老人、妇女和孩童,平时除了务农,就只能依靠编竹编创造些许收入,日子过的十分艰辛。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们发现道明村自古就是产竹之乡,同时编出来的竹编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可由于销售渠道有限,产品一直卖不出去,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立即着手开始想办法,和崇州文旅集团一起推进道明镇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把道明这个‘品牌’推广出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努力下2017年3月,造型独特的“竹里”建筑诞生,一下就火了,无数的游客慕名前来,欣赏在乡郊田野上盘旋着的“青瓦房”。人越来越多,竹编产业发展的也越来越好。当地群众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纵观道明竹艺村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致富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里,想在心里,扑下身子,去和人民群众坐一条板凳,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是自己的,在日常工作中鼓足劲、出实策、办实事,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那么“道明竹艺村”将会越来越多。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