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指引伟大的时代。近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斗争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发扬斗争精神既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谆谆教诲,也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还是繁荣发展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着不畏艰险、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状态,坚定地扛起“斗争”的大旗,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大胆作为的精神状态。正是有了顽强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艰难摸索出今日阔步前行的民族复兴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斗争不仅会赋予斗争者压力与动力,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斗争者的潜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在风雨历练中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上砥砺前行。当前,在应对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中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战斗本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解决好的紧迫时代课题。 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要发扬和传承党的斗争精神,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担负职责使命,将抓落实作为基本功、头等事,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过硬作风,不断推进组织工作提速创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干事,用干一件成一件的坚实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烂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