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年药乡”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琛蓝生物陇药国际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药材种植基地农户新挖的中药材堆成了“小山”,而药材市场的交易场面更是热闹非凡,处处可以感受到这一特色支柱产业给群众带来的变化。(2020年12月1日,中国经济网)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就将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20年,对于无数奔跑在小康路上的人,注定也是不平凡的年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给我们阔步前行带来冲击和压力,越是艰难,更须笃行。 当前,“十三五”规划已到“交卷”收官之时,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必须如期实现。在绿水青山中“寻宝”,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力抓手,对许多贫困地区来说,最大的资源就是生态资源,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只有紧紧端稳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才能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我们的脱贫攻坚成果才能更加巩固。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拥有独特的地理地质和气候仓储条件,素有“千年药乡”和“天下药仓”之美称。同时,陇西也曾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10多万困难群众守着得天独厚的“中药宝地”却过着穷日子。 我们都知道,拔穷根关键要有兴旺的产业支撑,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各地依托特色优势、形成产业链,助力村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只有真正做好了产业扶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才有可靠的保障。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陇西县紧扣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优势,以打造“中国药都”为目标,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过程监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突出中医药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的鲜明导向,全力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力挺中医药成为富民大产业,并针对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没钱干”“不会干”“闷头干”“怕风险”等问题,制定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产业扶贫配套政策,把发展产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答卷。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发展一个产业,可以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当前,正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们就是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更是他们致富路上的“护航人”,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啃下最后这块“硬骨头”。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脱贫攻坚任务一定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作者: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