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赵世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坚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开创德阳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局面。(来源:10月29日德阳日报)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人就得育人,就得选人。那么如何用人育人选人呢?笔者以为:唯有打通源头活水,把好选人用人标准,才能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走出来。 握紧“标尺”,育人选人用人。在新时代,组织工作要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就在于要把好育人育才的全过程,就在于要把好选人用人的各环节。因此,把握好育人选人用人的“标尺”就非常关键和重要,如果“标尺”不严,把关不严就会逆向干扰干部的培育选拔和使用,就会造成干部梯次队伍青黄不接。作为组织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要善于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应当以伯乐的精神为治蜀兴川选拔优秀干部。 那么,具体如何做呢?笔者以为,一是要在“育”字上用功。“人非生而知之,皆学而知之”,年轻干部也不可能例外。因此,组织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育”上下功夫,要创新培育形式、丰富践行载体,既“压担子”、“搭梯子”,又“加凳子”,以教育培训强党性修养、用基层历练强素质本领,切实增强年轻干部履职履责的能力。二是要在“选”字上用功。选任什么样的干部、如何选任干部,从来就是一个风向标。培养年轻干部要在“选”上做文章,这就需要组织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把“两个主体”扛在肩上,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整治用人腐败,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进而把好干部“20字标准”落到实处。三是要在“管”字上下功。学历高、冲劲足,是年轻干部的优势,却也是年轻干部的局限。因此,对年轻干部不能“选”出来就了事,更要在“管”上显厚爱,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决不能因其年轻而难下“猛药”。四是要在“用”字上用功。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价值完全在于使用。对年轻干部,组织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特别要在 “用”字上求突破,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潜规则,要摒弃求全责备的旧意识,要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在任用上不妨一步到位,让敢干事者有平台,助想干事者“事竟成”。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踏步新时代新征程,要贯彻落实党的组织工作路线和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需要培养和造就源源不断的优秀年轻干部,各级党委政府要承担起“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应当义不容辞地规划长远、立规建制,在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上发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成长环境,让年轻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施展才华、绽放光芒;而对年轻干部,能否成为合格接班人,不仅要靠组织培养,更要靠自觉成长。因此,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则要在组织的精心呵护下,自觉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这样才能成长为让党放心、让群众信赖的好干部。才能承担起治蜀兴川的繁重任务,才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奔康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宏丽新华章。(作者:陈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