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10月21日,人民日报)
在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在各行各业共同帮扶下,在贫困群众积极脱贫下,脱贫攻坚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如今,脱贫攻坚到了收官之际,但仍然需要党员干部以“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奋斗姿态,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剩余工作。因此,帮扶干部不能有歇一歇、松口劲的心态,而是要继续做好后续帮扶工作,让脱贫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起点。
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励主动脱贫积极性。贫困群众自立自强、自力更生是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无论现在脱贫成效如何,要想谋的脱贫攻坚的长远之计,就必须真正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用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需要帮扶干部继续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精神鼓励、技能帮扶,让贫困群众有信心和底气,有实力和技能推动生活阔步向前。
做好后续帮扶各项措施,夯实长效脱贫坚实基础。帮扶政策不是帮扶干部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摆脱贫困的统筹谋划。帮扶干部通过下足“绣花工”,依托于各项惠民政策,包括产业扶贫、扶贫搬迁、“三不愁两保障制度”等,让贫困群众有了生产生活、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稳定脱贫。在未来发展中,要想让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好,也要做好帮扶后续工作,包括落实脱贫“四不摘”机制、返贫预警机制等,切实存进困群众在脱贫之后再创发展新篇章。
做好帮扶各项制度衔接,确保平稳进入“后脱贫时代”。脱贫是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基础,脱贫之后,也要继续做好助力群众过更好生活的追求。因此,要求帮扶干部落实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各项制度衔接,助力相关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地方经济支柱,或者成为品牌产业,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高更宽的平台创新创业,提升生活品质。(文/何家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