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黔浙人民心手相连、共同前行的动人图景,宛如苗寨里的一盏盏路灯,照亮通往幸福的路。(10月23日人民日报) 从2018年至今,各个省市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围绕脱贫攻坚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制定精准帮扶、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在扶贫工作开展上取得较好成效。 结对帮扶解决资金难题助脱贫。在江苏,民营企业、商会等社会各界是江苏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山村,位于贵州省沿河县思渠镇西北部,交通非常不便,没有支撑产业,属于一类贫困村。苏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对此安排了200万元,结对帮扶的亨通集团又捐10万元,一下解决了资金难题,对村组道路进行硬化。 结对帮扶优质医疗资源送“家门口”。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蒋君涛医生,帮扶阶段,发现了患有“两性畸形”的女孩小美,4岁时查出病因,但因家里生活十分拮据,一拖再拖。蒋君涛医生为小美联系来沪治疗,一解14年苦疾。今年在遵义召开的沪遵医疗卫生扶贫协作论坛上,由“义海健康救助专项基金”将为沪遵两地结对帮扶带来更多尝试,为遵义当地极贫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搭建来沪治疗的绿色通道,帮助更多的“小美们”将获得及时、优质的医疗救治。 结对帮扶困境儿童享关爱。在福建,民政厅利用广泛链接社会资源,引导党政干部、教师、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等各方力量,与困境儿童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建立困难帮扶联系卡,对困境儿童家长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等,提升其自我脱贫脱困能力。同时,对困境儿童重点进行身心健康关爱服务和生活、教育帮扶,将其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和有一技之长或高学识的人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爱、母爱的情况,方案还提出,招募学校老师、社会爱心人士等担任“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让农村留守儿童享受更多亲情关爱。 结对帮扶走访慰问送温情。“八一”建军节期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红烛公益组织的党员、骨干志愿者开展“军民鱼水情,双拥庆八一”活动,他们带上慰问品以及所有“红烛人”的爱心,入户走访慰问9户现役军人家属,同时提供医疗服务,送上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李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