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星火燎原 于 2020-10-23 11:04 编辑
多措并举,写好异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10月23日,人民网)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广大困难群众。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各级党委政府,无数扶贫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接续奋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但脱贫这条道路并未康庄大道,一片坦途,也存在很多荆棘。有些地方因地理位置差,交通条件落后,资源匮乏等问题,就地开展帮扶难度极大,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更显得遥不可及。为了解决脱贫路上这块“硬骨头”,异地扶贫搬迁无疑就是一剂有效良方。 强化组织引领,提高脱贫保障力。抓党建促脱贫,需要厚植组织优势,首要任务就是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贯穿始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宗旨意识,以高度的责任使命担当抓实脱贫攻坚。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纳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切实保障搬迁过程中房屋建设的专项资金配套、房屋质量安全、基本生活物质和设施。 强化宣传引导,提高脱贫引领力。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宣传文化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引导作用。将异地扶贫搬迁与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成立宣讲小分队,开展“文艺搭台扬新风、汇聚脱贫正能量”进村组活动,以小品、歌舞、电影展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文艺扶贫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引领作用,激发脱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提高脱贫引领力。将“村村响”、群众会、坝坝会等结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让群众知政策、懂感恩、转观念。大力挖掘选树和宣传身边的励志脱贫模范事迹,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带领群众在“学先进、树典型”氛围中比学赶超,持续引领群众转变思想,进一步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和激发贫困户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 强化结对帮扶,提高脱贫带动力。凝聚帮扶责任人,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三股力量合力攻坚。优化完善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用好帮扶政策,做好兜底保障,确保收入等各项指标全面达标。鼓励企业、商会等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帮扶,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开展“串门子”、“认亲戚”活动,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共商脱贫之策。 强化产业发展,提高脱贫支撑力。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实现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就必须扶持发展产业。要积极探索,结合自身优势和地区特点,大力帮扶发展当地致富产业,保证地区发展的产业适宜,且能够促进当地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帮助他们建立销售渠道,解决后顾之忧,切实增强产业扶贫实效。 (作者:陈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