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退役军人信息采集,阿爸的事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10月11日,在安徽省淮北市国购心城小区,当大女儿宋华捧出一张发黄的立功喜报时,斑驳的纸面,业已模糊的铅字似乎在默默诉说奖状主人不平凡的过往。(10月21日,光明日报)
战斗英雄宋良友在一次偶然的社区信息采集中被发现过往光辉的英雄事迹,一段传奇性令人敬仰的故事在今天掸去灰尘被翻开来公之于众。他在解放战争期间参军,随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获军功,宋良友全身先后负伤20余处,荣立两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退役后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而且还曾在一次作业事故中挽救了多个工友的生命。时至今日,我们才知道这么一位为国流过血,救民于危难中的英雄就是身边普普通通的一位风烛残年之人。
为此我们必须对英雄的定义有一个重新正确地认识。英雄,不一定是披甲执锐,力挽狂澜的将军;也不一定是武艺高强,为国为民的大侠;生活中的英雄,更多的是如宋良友一般在青年时热血冲锋,为国奋战;中年时爱岗敬业,服务人民;晚年时默默无闻,闲看世间的一位老兵。拥有崇高的荣誉感,却不执着于荣誉;无论身处何地,都饱含热情和责任感。于平凡中见伟大,在漫长岁月里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无怨无悔。这就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并值得终生学习的楷模。
七十年前,宋良友及几十万志愿军战士用血肉和意志浇灭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七十年后,美国依然奉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但盛极而衰。我国则是今非昔比,时来运转。宋良友及那一代革命队伍不畏强权,服务人民的牺牲精神更值得今天这一代借鉴和学习。我们当众志成城,绝不向霸权主义低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而奋斗。争取也成为下一代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宋良友用亲身事迹讲述了他名字的真正喻义:国家之良将,人民之友邻。
作者:苏咚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