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人民才会有力量,城乡才能发展,国家才会强大。而乡镇干部是国家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发展的核心。 乡镇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而基层干部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在乡村振兴的新节点上;乡镇干部能顶得上去,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领头雁,才能坚定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念;带领群众走向致富之路;振兴乡村发展。新中国之“新”,不仅在于国号之新、山河之新,在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气象之新,更在于基层党员干部面对艰难困苦而百折不挠、昂扬进取的精神之新。 乡镇干部对群众一定要有感情,要走在一起、打成一片,叫得出名字,帮得上事务,才能越走越亲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组织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基层就是“晴雨表”,群众最有发言权。正所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要求乡镇党员干部深入调研,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广泛听取意见,设身处地思考,提高工作水平,热血注实干,实现自我价值。 乡镇干部要放下架子,放低位置,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求。不仅要把大事难事的解决作为重点,更不能忽视鸡毛蒜皮的小事小诉求,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持之以恒推进落实,抱着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练就过硬本领,扎扎实实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涉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当好乡镇干部,要能做到“心里装群众、脑中有宏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接地气”才算合格。乡镇干部奋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他们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他们的工作,永远在路上。乡镇干部扎根基层,用抗疫防疫的实际行动与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模范作为,彰显了党员的政治本色和过硬作风。(张益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