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9|回复: 0

打造好村集体经济这口“大锅”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6

主题

1

回帖

36

积分

记者

积分
36
发表于 2020-9-27 15: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造好村集体经济这口“大锅”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好节日。国家通过设定这个节日向辛勤劳作的农民致敬,发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最强音。但是对于一般的普通农民而言丰产倒是实现了,丰收却还是正在路上有待实现的愿景大锅有水小碗才满。笔者以为,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这口“大锅”农民群体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丰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农民的积极性高涨,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经制约了农民收益的进一步增加。同样的一块田地,种植方式不一样,收益大相径庭。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种植方式。四川盆地川西平原一年两熟一个镇举例,传统的大田作物水稻小麦(或者油菜)刨除去水利种子化肥耕田等费用,加上粮食直补等收入,一亩田的年净收入在2000多一个月的打工收入就可赶上土地的年收入造成了年轻人普遍不喜欢种地的现象人对土地有感情,舍不得撂荒,但由于劳动力缺乏技术,收益不大,土地俨然成了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再来看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承包给种植大户,一亩田一年的租金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在丘陵地带,则低,400—600普遍现象通过单纯流转的方式,租金是固定的。无论承租者如何提高生产技术,改良种植,收益再高都与农民没啥关系土地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增值收益。
特色种养殖业算是一个增收的出路。有些聪明的农民,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等方式,种植附加值高的花椒水果等经济作物,一亩田的收益,可以上万收入提高明显但这只能是一部分农民受益。要确保粮食安全,传统作物有一定规模让这部分坚守传统作物种植的农民长久的安贫乐道是不现实的。
要让最广大的农民群体受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不可少。从最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到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频出现在媒体报端的土地变资源,农民变股民”“农旅结合乡村振兴”等等,是最好的诠释。农民不用被迫离开土地但可通过租金收入、打工收入集体经济分红收入获得真正的丰收
作者:赖雪艳






上一篇:青年党员要有奋斗之心,拼搏的劲
下一篇:青年要致敬“最可爱的人”, 争当“人民的英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9 02:31 , Processed in 0.29625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