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组织部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保持政策稳定,强化激励措施,抓实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攻坚克难,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效果打赢脱贫攻坚战。(9月17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脱贫攻坚是党和人民给各级党员干部设立的“时代考卷”,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忠诚、担当尽责的“试金石”。今年3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越到最后关头,各级扶贫干部越不能松劲、越不能懈怠,必须发挥特别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的战斗状态,不脱贫决不下火线,不脱贫决不鸣锣收兵。 保持“头顶悬石”的压力。“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020年还有不到4个月时间,但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还没有拿下,特别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影响,给巩固脱贫成果和剩余的脱贫任务带来巨大挑战。但是,脱贫攻坚不是选择题,各级扶贫干部没有后路可退、没有选项可填,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始终保持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不转移、投入力度不下降、工作精力不分散,奋力推动脱贫攻坚如期完美收官交卷。 保持“雨滴石穿”的韧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脱贫攻坚是一项立下军令状的持久战,不能浅尝辄止。一场持久战,拼的是恒心,拼的是韧劲,拼的是毅力。因此,广大扶贫干部要在脱贫攻坚这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作中甘当“蒲苇”,始终不松思想、拧紧责任,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工作要求,抓紧补齐脱贫攻坚问题短板,建立贫困人口、边缘人口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动态优化精准的帮扶措施,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等重点工作,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有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保持“乘风破浪”的冲劲。“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回头的冲刺,更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即将攻克堡垒的胜利就在眼前,如果稍有懈怠,就可能功亏一篑、付诸东流。看干部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敢不敢担当。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临近交卷的最后冲刺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冲锋陷阵,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到最困难的地方去,从最具体的问题抓起,朝着划定的目标方向全力以赴冲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赖福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