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多样的地形地貌成了临夏人民外出的屏障,东乡回族自治县和临夏县更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如何才能走出大山、改变落后面貌一直是困扰着临夏人民的问题。长远脱贫靠教育,教育,成为连接大山之外世界的大路。(9月16日,光明日报) “我是一个东乡少年,出生在家乡的大山,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走出大山,去外面看看……”一首《东乡少年之歌》唱出了临夏东乡山大沟深、求学路远的苦境。治贫先治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为此当地政府在脱贫攻坚行动中,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让孩子们有书可读,就把布楞沟村整体搬迁出来重新安置,让困扰村民们交通难问题彻底给予了解决,让以前读了三年又三年内容还一样的情况一却不复返。如今大家住在新农村,全新的学校就在马路对面,2014年,经整改扩建后的布楞沟村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包括校长在内总共有8名老师,36名学生。 像这种情况在整个夏州还有很多,随着脱贫攻坚行动的深入开展,当地的教学资源配置也越来越好,去年以来新建改扩建“两类学校”177所,基本实现了学生就近上学的目标。当地政府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看到了我党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放弃、抛弃的决心,看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心。他们让我们知道了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重要性,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要知道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为此教育扶贫尤为重要,只有让孩子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才能走出去,才能增加见识,才能想如何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我们才能越走越宽。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