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和我省《实施办法》,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作风飘浮、热衷搞花拳绣腿,消极懈怠、萎靡不振、庸懒散浮拖,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临阵退缩、绕道走,不愿负责、不敢碰硬,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情形,根据具体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形成调整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震慑效应。(10月21日,四川日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干事创业的热情要不止,需要不断引入新活力,然而,一直以来,组织工作依然存在“难上”更“难下”的问题。一方面,干部体系中排资论辈的现象依然存在,敢担当敢作为的干部“难上”,易生出“满腹经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影响干事创业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受“上兼下辱”、“下必有错”等旧观念以及“下”的标准难把握、“下”的程序难操作等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领导干部也不愿意下来,或者一旦下来将会失去再创业的激情。 能上能下,激发干部热情,要注重思想引导。既要注重对干部思想的引导,要摒弃落后狭隘的官本位思想,确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公仆心”,把思考的重点放在岗位适不适合自己上,而不是岗位是不是领导岗位上;又要注重对群众思想的引导,适时公开干部“上来”和“下去”的具体原因,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和舆论。 能上能下,激发干部热情,要明确“上”“下”机制和标准。要“上”“下”联动,“下”者改进后,有责任有担当则可以“上”,“上”者不担当不作为则会“下”,在根本上畅通形成能上能下的联动机制。要标准明确,按照不同岗位、职位进行科学定量或定性,作为考核的标准,确保标准公开透明可行。 干部能上能下,是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整合党的法规制度资源的一种探索,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才能确保干部干事热情居高不下。
(作者:韬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