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0|回复: 1

董学书:生命不息,“爱”蚊不止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711

主题

258

回帖

3594

积分

记者

积分
3594
发表于 2020-7-23 11: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学书:生命不息,“爱”蚊不止
“虽然我已85岁了,但我还可以做一些工作。”董学书给自己排出了一份满满的工作日程,除了国内研究外,他还打算编写周边国家的蚊类志,“给周边国家的蚊虫研究、疾病预防提供参考资料,可以跟我们的防治同步进行,以进一步巩固防疫成果。”他说,“我要干到干不动为止。”(7月23日,人民日报)
董学书,男,汉族,193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原研究员,从事蚊虫分类、生态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60余年。
“把一生奉献给热爱的事业,是一种幸福”。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从灭蚊防疟、蚊种调查,到绘制蚊子形态、整理著作,董学书一直在坚持蚊虫分类生态研究;在退休后的20余年时间里,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对蚊子“不离不弃”——在疟疾肆虐最严重的那几年,他来到了西双版纳勐海县,在解剖了上千只蚊子后,终于确定了微小按蚊就是当地传播疟疾的媒介蚊种,在充分掌握其生态习性后,他再次回到一线,开展防治工作;他编纂的《云南按蚊检索图》《中国按蚊分类检索》《中国媒介蚊种图谱及其分类》《中国覆蚊属》等学术专著累计410万余字,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蚊虫分类生态研究的教科书;在《云南蚊类志》这部214万余字的鸿篇巨著中,他一笔一笔亲手绘制了书中384个图版、2000多幅插图,为中国蚊类研究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数据……经过董学书等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云南寄生虫病防治所收集了几万套蚊子标本,共发现云南蚊类304种,包括1980年以来发现的53个新种、29个中国新记录种,为云南蚊种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季节消长等特性提供了大量学术材料,也为科研、教学、疾病控制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没有做多少轰轰烈烈的事,只是尽可能做好自己的专业工作”。董学书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信仰,在国家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蚊虫学术论文108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6项科技成果(进步)奖,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蚊虫分类研究和蚊媒传染病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向董学书同志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丁丁)





上一篇:争创党员先锋 做好担当表率
下一篇:践行承诺,让百姓笑容常开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711

主题

258

回帖

3594

积分

记者

积分
3594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1: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干到干不动为止”》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723_2-06.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22 07:26 , Processed in 0.20051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