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直播营销 助力经济复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类网络直播屡见不鲜,直播营销应运而生,刷新了商品的销售方式,从食品、日用品,到汽车、房屋等商品销售,再到疫情期间更有地方领导干部为助力经济复苏,直播推广销售土特产,直播营销以迅雷之势融入广大群众的生活。有的直播营销,单场人流量就能破千万、商品上线可达秒“光”的效果、成交额惊人。然而,赢得傲人的成绩背后也频频曝光刷单虚构流量、带量不带货、销售商品质量问题等丑闻。规范直播营销,助力经济复苏势在必行。 规范直播营销诚信当为前提。直播营销作为新型的营销方式,商家为直播间提供商品,直播间为商家营造广告效果,创销、盈利。两者本应是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关系,然而这之间滋生了一些不诚信行为。一方面,一些商家以出资购买直播服务,直播间追求营销广告效果,采取技术手段刷单造量,给消费者制造畅销假象。此外,有些商家以远低于市场价推出产品,事后不发货或发次品的方式欺骗消费者。另一方面,当前很多网红主播话语权强,引导消费能力高,无形之中形成了很多网络意见领袖,消费者出于对“网红”主播的信任,自然出现很多商品“秒光”。这其中不乏主播存在不讲求实事求是,对产品进行夸大宣传。此类不诚信行为看似创销了,实则是后续退单现象层出不穷,对直播间信誉带来负面影响,更不利于直播营销发展,要深知直播营销诚信当为前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信任的建立需持之以恒,规范直播营销当从诚信做起。 规范直播营销质量当为保障。无可厚非,对于任何形式的营销,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保障等都关系到商家自身的品牌形象。在当下,直播营销已成为众多商家的重要销售渠道,为商家、平台及网红吸引眼球的同时也赚足了流量,要保持流量的持续、稳定、上涨,质量就必须作为保障。商家应当保证商品质量,不打虚假广告,积极履行自身作出的承诺,依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执行退换货保障等售后服务。主播直播营销时宣传信息不得夸大事实,做出的承诺应与商家的约定一致。当遇到售后问题时,任何踢皮球的行为不仅不能为商家推责,不能为网红形象正形,反而适得其反,实则是在消耗自身的信誉值。用质量说话才是对金字招牌最好的维护。 规范直播营销法规监管当为手段。中国广告协会制定了《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的是厘清市场参与方关系,对各类直播营销制定规范界限,对其进行约束,引导直播营销行业规范、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变换的各类营销方式必须达到多方共赢才能真正提升市场活力,助力经济复苏。换言之,直播营销想达到多赢格局,就必须充分考虑主播、网络平台、商家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这些当以法规监管为手段。 直播营销门槛低,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就业、创业平台,为商家扩大销售渠道,能为经济复苏添油助力,只要敢想敢做都能在此发光发热。规范直播营销,守护好这个平台,赢得所有人的利益,助力经济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