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摆脱贫困奔小康。(7月22日,人民日报) 今年是脱贫攻坚是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的最后时刻。受疫情影响,今年我们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更要在关键时刻下足“关键之功”,用好“关键之举”。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着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扎实迈进,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哪一方面都不能落下。“全面”涉及到的范围多,相对来说,存在的短板也不会少,把“短板”补齐,全面小康的成色才会更足。所以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完成“硬任务”,敢啃“硬骨头”,补齐短板,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不能输的硬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现在已到距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目标的最终百米冲刺阶段,已到最为紧要和最为艰难的关头,是真正决胜的最后时刻,必须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硬仗。所以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既巩固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杜绝“数字脱贫”“报表脱贫”等形式主义,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 全面小康,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小康。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诠释。目前,全国还有一些贫困县未摘帽,不少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全部脱贫。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科学应对,采取灵活多样的有力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我们就要向深度贫困地区、老弱病残贫困人口聚焦,对未摘帽贫困县和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对疫情影响较重地区资金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对受疫情影响的扶贫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大脱贫攻坚项目开工复工进度,及时落实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冠肺炎患者、因疫情返贫致贫人员的帮扶和救助措施。通过这些针对性的举措,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如期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 (作者:小舒舒) 新闻源: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7/22/nw.D110000renmrb_20200722_2-0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