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保六稳”固民生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7月16日,人民日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在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民生工作的决策部署,正在我们改革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具体化、项目化、工程化,不断落地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改革不断走向纵深,改革发展的成果会更多、更快、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一定会切切实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伟大的时代呼呼伟大的担当奉献、实干佳绩。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力量源自于人民,一切发展目标都是为了人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解人民所忧所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切实持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精神生活。贫困既不利于经济持久发展,更会深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阻碍个体的成长发展,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拦路石”,只有首先消灭贫困,才能更加充分地释放民族能量、丰富个体精神生活、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根除绝对贫困,既是党对人民的承诺,更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美好祈愿和奋斗目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国家才有可能实现繁荣昌盛。要想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首先就是要做好民生工作,思民之所思,忧民之所忧,化民之所虑,解民之所难。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大的民心。只有我们的干部作风够硬、本领够强,人人担当奉献、时时体恤民情、事事干出成效,以自己的表率做出引领带动,不断形成从善如流的广泛社会思潮,才能以佳绩赢口碑、赢拥护,与人民同频共振、同心奋斗,合力拧绳去不断赢取一个接一个的巨大胜利!当前,有少数公职人员安于享乐,脱离人民群众,不了解民生疾苦,不关心民心所向,对工作没用心,对群众没耐心,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民生大计关系国运,任何政党和政府若不能积极做到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安定就无从谈起,繁荣昌盛就无法企及。 “稳”是基础,“保”是底线,“六稳”“六保”是大局。“稳”,就是“稳”住经济基本盘,“保”,就是“保”住民生底线,“稳”与“保”是统一互补的。我们要善于运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紧盯重点、聚焦难点、疏通堵点,“以点筑面”,答好“六稳”“六保”新问卷。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作者:雪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