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级支撑,支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加大区域中心城市空间资源供给,优化功能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省级新区。(7月16日,四川日报) 四川和重庆携手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基础。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四川和重庆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发展推动两地社会经济进步的要求,是四川和重庆相互促进携手共同发展的要求。 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川渝多地统筹发展。川渝两地人口数量较为庞大,特别是边远小城镇和农村的人口众多,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较低。优化四川和重庆两地的地级市、县和乡镇的布局,在充分利用好自然空间优势的基础上,让城市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合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求。适合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需求,让农业生产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适应现代工业的机械化、精密化、自动化、信息化需求,让工业生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适应现代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让各类型的社会服务从粗放型转向精细、特色、定制服务。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川渝多地统筹发展。要推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建设,形成川渝合作的多产业生态圈,城市与城市间既有合理的竞争,更是协同发展互为补充,以良性的共生关系在产业生态圈中互动。四川和重庆要优化各地产业功能布局,在产业生态建设中依据各地原有优势选好发展方向,既要避免针尖对麦芒的强竞争,也要避免产业生态圈、生态链的缺位缺失,做好相互补链强链的定位,推进川渝多地发展。 优化资源布局,推进川渝多地统筹发展。成都和重庆作为两地的强势区域中心城市,四川和重庆对如何合理分配资源给省(市)内各城市和分配资源给两个超大型城市必须要有定位,既要照顾到让成都和重庆良性成长,促进超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形成以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优化资源布局,充分发挥资源的边际效应,推动强城更强以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推动弱城加快发展提升增加城市活力,推进川渝多地发展。
(作者:晓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