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回复: 0

“模仿签字窃取公款”根在制度失守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7

主题

0

回帖

45

积分

记者

积分
45
发表于 2018-10-23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笔者远方老友说起一位与他私交不错,平时给人感觉非常忠厚老实的朋友,因为贪污公司公款被查,令他颇为震惊。在聊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时,老友告知,有些签字是模仿而成,让笔者不禁想起前期《华西都市报》报道的一宗党员模仿领导签字窃取公款案件,两者之间竟然如此雷同,背后问题令人反思。
当然,老友所言毕竟没有官方报道,不便多言,但后一宗案例却是媒体曝光的,细节历历在目,不妨以此作一分析。坦白讲,贪墨公款的案例着实不少,但模仿领导签字却屡屡得逞的恐怕不多。一方面,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纵深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企业单位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要想从中“钻空子”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不管在任何单位和部门,财务历来是管理最为严格的一块,从审批流程、监督管理,到责任审计,规矩底线非常明晰,领导干部鲜有不重视的。
由此,在查纠当事人责任的时候,我们更应反思,制度越来越完善,问题却屡禁不止,原因究竟何在。就此案而言,固然有涉案党员模仿能力出众,骗过诸多财务行家的原因,也有分管财务工作所带来的极大便利,但也不能就此消除单位财务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
大宗资金的转移,必然会集体研究决定,实际支付后应该有专门的沟通和回复,不可能让钱一拨了事;小额资金的拨付,单位主要领导也应和财务工作人员有交待,不可能分管领导说几句话、拿官职“压”一下就轻易支出去。更重要的是,每个季度或半年,单位最低限度应该听取一次专门的财务报告,每年应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一次盘点,不可能任由财务收支情况不清不楚。如果这些制度都能坚持,又何至于模仿领导签字窃取公款问题两年多才被发现。
制度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秩序规范。严格制度落实,才能保证不出问题。现实中却有不少单位、部门将制度落实流于形式,一些党员干部将制度挂上墙却不入心,放任问题在眼皮子底下发生,就如报道中的案例。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在于制度的建设,将权力约束得更紧更严更牢;更在于如何让制度落实不打折扣、不做虚功。而这一切的根本,其实就在于党员干部如何正视工作、正视责任,将担子真正扛在肩上、把责任紧紧拽在手中,以更务实的作风、更严谨的态度、更虔诚的敬畏,真正让严格制度落实成为自觉行动,这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作者:陆仁忠




上一篇:用好“互联网+”这个脱贫攻坚的“助推器”
下一篇:“高配第一书记”让服务更接地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4 04:14 , Processed in 0.19055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