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今天,无论时代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传统不能忘,这个武器不能丢。同志之间都理应坦诚相待,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人民日报 10月22日)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是我们党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不真、实不实,对于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善于和自己“打官司”,敢于“判刑定罪”,勇于改造自我,也要善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的反省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并加以改正,争做合格党员。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信”。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批评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一定是工作没做好,而批评别人也不会凭空发生,初衷都是希望把工作做好。对一个党员来说,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敢直面问题、承认错误而耽误了工作,延误了发展时机。面对复杂的新形势,党员一定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面对别人的批评,要秉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常常“自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对于身边同志出现的问题,也要旁敲侧击,或是在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直接指出,帮助其改正,帮助其进步,共同促进事业的发展。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找准突出问题,才能真正起到红红脸、出出汗的作用。批评是手段,不是目的;是对人,更是对事。对于党员来说,一定要敞开思想,放下包袱,直面最突出的问题,将他人的疾言厉色、严厉批评当作一副苦口良药,也要不含个人因素地批评别的同志,当面指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获得进步。只要批评是出于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即使批评有辣味,一针见血,不留情面,也能让团结同志和解决问题并蒂开花,也才能使班子成员自省自警,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批评是对别人的缺点与错误提出意见,而自我批评则是对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进行揭露与剖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发扬党内民主、增进党的团结的法宝,是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只有用好“批评”这一有利武器,“当面锣”、“对面鼓”充分交流沟通、交换意见,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梁忠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