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回复: 0

警惕工作中的“伪”检查现象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332

主题

2

回帖

1461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1461
发表于 2018-10-22 14: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惕工作中的“伪”检查现象

冯静

近日,中办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解决督查检查考核工作重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引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检查能层层传导压力、高效推进工作落实,能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然而,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伪”检查现象。表现之一:搭顺风车式检查。有的部门,原本没有检查打算,但听闻 别的部门要去基层检查,于是临时起意,跟风检查;走马观花式检查。有的下基层美其名曰检查工作,其实就是走走、转转、看看,拍照留痕,例行公事,完全是在浮于表面,“打擦边球”,让检查成了“简查”,根本没有进入检查主题。凡此种种,是在给基层干部添堵,徒添基层次数罢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点多面广,纷繁复杂,而一切工作最终都要在基层落实,在基层实践,靠基层干部用行动推进。如果检查过多,尤其是“伪检查”太多,冲淡的是检查质量,白白浪费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发现不了潜在的问题,就是为后期工作“埋地雷”,其危害程度不可小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检查就像是体检,亦需要“望闻问切”。在与被检查干部交谈中,观其色,在查看材料中找“破绽”,不仅如此,还要现场走访,在闲谈中了解实情,把问题找出来开好“处方”,并对症下药,帮助一线、基层干部找到最佳的工作方法,让他们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查漏补缺,让检查这才是真正的检查。(冯静)





上一篇:咬定目标加油干还须去除贫根“对症下药”
下一篇:得意之际莫忘“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9 04:07 , Processed in 0.22148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