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马兴文被临夏市人社局派驻到王坪村驻村扶贫。没想到,这一驻就是8年。(6月28日,光明日报) 八年的时间驻村干部马兴文已经成为了王坪村这个贫困村的村里人、本地人,这并不是一句虚话,而是对于马兴文这位普通的扶贫干部的肯定。作为临夏市唯一的山区村,马兴文来到这个基础设施滞后,产业薄弱的村落,用自己的真心和肯干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接纳和肯定。 扶贫干部的责任和任务首当其冲就是“扶贫”这两个字,但是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首先需要和当地的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打成一片,这才能为后面顺利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样的方法论,作为优秀驻村扶贫干部的马兴文就早已经了然于胸了。自从来到王坪村以来,他就活跃来贫困户的家中,活跃在乡野田地中,活跃在农牧业发展的最前线,而正是这样繁忙的身影是马兴文尽职履职最好的注脚,也是马兴文之所以能够得到村民们信任最关键的原因。 人民群众是智慧的,也是最富有力量的,从他们的眼耳口鼻都能够从感觉到干部的好坏,同时从他们的方言土语中,从他们脱贫致富的精气神中,都能看出他们对于扶贫干部的工作评价、本身评价,对于脱贫成效、个人生活等的看法、评价。而马兴文的脱贫工作能够在八年间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不仅仅是马兴文本身的能力,还脱离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作为基层干部能够成为基层群众的贴心人,这背后的意义,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脱贫攻坚,激发贫困地区脱贫动力的重要支撑。 从2013年的2495元提高到2019年的7721元,这是王坪“贴心干部”马兴文八年来交出的成绩单,也是很好的体现出了与群众交心,思群众之所思,想群众之所想起背后为民思维所迸发出来的巨大力量。 (作者:梧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