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绿树掩映、花草繁茂、鸟鸣虫唱,一个个整洁、美观、宜居的村庄散落在花海绿林中,一派美丽怡人的田园风光。(2020年6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系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系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做好“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全力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与脱贫攻坚协同推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便是引领广大村民尽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村民生活方式更绿色,让农村生态环境更美好,是当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如何,美丽乡村建设得怎样,直接关系广大村民的生活幸福与否。村民不仅是农村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要因地制宜开展相关的激励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好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才能凝聚更多力量,保持更久的长效机制。我们看到上海崇明自去年便开启了“迎花博、治五棚”的专项整治活动,通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村民组长包户,一村一户落实,同时在村里制定村居环境卫生公约,实施“门前三包”制度,让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监督、考核,这样不仅为花博会的召开做好了环境上的充分准备,将展示上海崇明的治理成果,同时也营造出共建共享氛围,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养,形成了乡村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家园是大家的,整治环境也得靠大家。我们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城市美不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都应该积极投身于环境建设和美化中,为城市的美好和繁华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