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升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执行力 让困难群众走出贫困,一方面需要我们持续不断改进作风,加强党组织建设,同时也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各级政府部门执行力。“提升执行力,我们制定了多项针对性措施。具体到临高,要在脱贫攻坚的决策、协调、督查、考核全过程中提升干部的执行力;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要给贫困户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沈晓明说。《 人民日报 》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但是基层党员干部执行力的问题普遍存在。还存在机械执行、选择执行和低效执行等现象。在“脱贫摘帽”的关键时刻,各项决策、措施的落实更不能有半点疏忽,提升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 强化服务理念,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就必须先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和意识问题。思想意识作为第一主观要素,具有能动性和反作用性,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引导和影响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往往会使人产生误区,做出错误的决定。党员干部只有把思想摆正,意识摆对,才能正确地看待事物,才能科学地为自己的行为导航,才能在主观意愿上最大程度地提高执行力,更好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要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关键是要突出干部的能力锻炼,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能力,学习是保持个人先进性、提高个人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基层脱贫攻坚工作中,工作杂、任务重、条件苦、社会接触面广,党员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必须要加强学习能力。 作为党员干部,只有不怕苦,不怕累,认真扎实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在工作中有所收获,有所成就。脱贫攻坚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群众,群众就是干部工作的裁判员和指导员,党员干部更应该时刻了解群众的民生、民情和民意,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群众关系,认真听取群众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态度,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增值和能力提升。 作者:郁金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