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担起责任、真抓实干,只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咬定目标加油干,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第一书记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脱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重任,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关键还看第一书记是否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因此,第一书记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 第一书记要做一名“多面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第一书记要把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把各项政策与村级事务处理结合起来,使各项政策见到实效。同时,农村工作纷繁复杂,第一书记不仅要有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还要对农村问题有更深的思考,为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 第一书记要做一名“业务精”。第一书记的重点工作在脱贫攻坚,解决好发展问题才是消除贫困的关键。要重点研究好扶贫政策,思考好基础设施应该怎样实施、产业应该怎样发展、集体经济应该怎样增加等,努力为村级发展理清思路、找到出路。还要将扶贫政策与村级发展有机结合,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激发活力,有效推动农户增收致富。 第一书记要一名“知心人”。第一书记在农村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影响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第一书记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能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第一书记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真正了解他们的心声,为开展工作争取主动。要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上,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者:陈茂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