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6|回复: 0

警惕基层减负穿起隐形马甲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

主题

0

回帖

7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3
发表于 2020-6-18 08: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地方的减负实际上是“牌减事不减”“面减里不减”。某社区党委书记说:“牌子是少了、填表是少了,但是电话多了、微信群多了、邮件多了。”

    长期以来,为了突显工作成绩,乡镇基层单位往往牌子挂满墙,几乎就是县里有什么部门乡镇社区就有什么牌子,甚至一个村委会最多时挂215块牌子,群众还被弄得眼花缭乱、一头雾水。基层减负年行动之后,各地加强了对“牌子满墙”的形式主义整治,基层“牌子多”有所好转,不过,牌子虽然少了,但形式主义却没少,而且大有与时俱进,穿起电子化隐形马甲的趋势。

    牌子“上墙”,意味着一项工作责任的“落地”和一项任务的“下沉”。之所以说牌子多是形式主义,一是因为基层并没有如县市那么多行政权限,二是人员编制经费有限,挂再多的牌子也只能虚假落实。摘除名不副实的牌子,减为几大综合性机构,有助于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时间精力走村入户,服务群众,同时也助于树立基层形象。但是,如果光减“面子”牌子不减担负“里子”,并以打电话、下通知、微信群、电子邮件等方式变相增加基层负担,这就不仅是变相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返回的问题了。

    摘掉满墙牌子,只是基层减负的第一步,从严从实地治理针对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是关键。相关市县领导干部不妨每月微服下基层乡村调研一番,实地查看体验一下基层工作的头绪多、任务重、难度大及文山会海、材料扎堆,换位思考一下这些问题的根源,如此方能真正摘除深植各级领导干部内心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牌子”,为基层真正减负。






上一篇:构建公共卫生体系,慎终如始是破题导向
下一篇:别让形式主义误扶贫大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21 02:39 , Processed in 0.20088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