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好村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何政,男,汉族,本科学历,1992年10月生,2016年9月选聘为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河坝村的大学生村官,同年10月增派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01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河坝村专职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坝村隶属昭通市威信县水田乡,距水田乡9公里,距县城43公里,下辖2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641户2412人。全村国土面积11.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08亩。何政同志2016年9月1日到河坝担任村主任助理,同年10月1日增派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截止2020年05月31日,累计驻村1100多天,平均每月25天以上,许多国家法定节假日他都主动放弃休息,转而夜以继日的投身到繁琐的脱贫攻坚中。通过多轮动态调整,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的原则,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贫困户的不懈奋斗,全村的174户601人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河坝村2016年还成立了有枫香树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成立了威信县河坝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20修建河坝村生猪代养场,通过抱团发展、入股分红的方式,带领全村贫困户发展方竹种植、半边红种植等产业,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到河坝村后,何政主动融入“村两委”,迅速与他们打成一片,不断向他们请教、学习,快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白天,他主动和“村两委”的同志下社走访,了解贫困户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情况,收集群众存在的困难,分析他们的致贫原因,探讨脱贫思路,寻找脱贫出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群众。晚上,将收集的问题向村委领导汇报,整理数据、填报表册,分析造成河坝村贫穷落后的原因。 何政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一员,挂片渡口、上河、下河、大湾、柑子、半坡六个村民小组,包保杨天顺、杨天波、杨自其、桑良玉、杨成忠、郑明均六户贫困户。他平时隔三差五的走访自己包保的贫困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脱贫攻坚、低保特困、扫黑除恶等相关政策知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宣传动员杨天顺就近务工,帮助联系用人单位、落实公益岗位,动员他加大方竹种植和加入村集体公司,巩固脱贫成果;帮助杨天波落实低保等惠农政策,在住房粉刷上,积极主动的为他寻找施工方、垫付施工费、帮助运输施工材料等,生活上帮助他接电线、修电视,带领他、协助他、教育他打扫卫生,搞好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提升他的精气神,同时动员其子杨成开外出务工,帮忙联系用人单位;帮助协调落实杨自其、朱家美的低保政策,动员其年轻人继续在外务工,鼓励其孙子努力学习,帮助落实太阳能、化粪池、养殖补助等政策,动员大力发展方竹巩固脱贫成果。桑良玉、杨成忠和郑明均家,分别协助他们落实建房补助和房屋粉刷,动员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收入,入股村集体公司抱团发展、降低风险、增加收入。确保大家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挂片的六个村民,主动每月走访不低于三次,组织召开院坝会、群众会、党员会,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老百姓的言语讲通、讲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对政策的知晓度。宣传、动员、监督有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组织他们到威信参加各种招聘会,不能外出的动员发展半边红、方竹、生猪等种养殖业。组织大家众投身人均环境提升改造人海战术,每月至少三次组织大家打扫卫生并宣传教育群众,确保公路河流两岸等共公共区域无异味、无白色垃圾,确保每户群众房团屋转干净整洁,各类农具和生活物品摆放整齐。对那些留守老人和五保老人,何政常常自费买些新鲜的瓜果蔬菜、面米油盐、洗衣服和衣架去看望他们,和他们交流谈心,帮助他们干农活、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整理床单被套,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党组织的关心关爱,不断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脱贫党建双推进,他全力协助村总支完成全村六个党支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最大优势,促使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建强党员帮扶队伍,夯实帮扶基础,使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弯下身子,积极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去帮助他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他积极主动研究发展村集体经济,找准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的结合点,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全村贫困户加入村集体公司,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让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让基层党组织真正做到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大家上下一条心,同心同向,为河坝村美好的明天共同奋斗。 他因一心为民、克己奉公,作风扎实、成绩突,得到身边干部群众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18年荣获省级先进个人,2019年村官三年聘期考核为优秀等级,荣获市级先进个人、2020年市级先进个人和最美扶贫干部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