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笔贷款救急,我们的干劲更大了!”前段时间,订单增加、资金吃紧,让重庆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刚泉有点心慌。工商银行重庆分行发放的贷款及时到位,让他的心里踏实了许多。(6月15日,人民日报) 当前我国要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疫情防控也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要建立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就要立足实际,根据当下市场环境、经营主体、单位个人意愿和需求,精准施策,特别是要加大逆周期调解力度,通过精准滴灌,用好信贷政策,激活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用好信贷政策,为复工复产注入动力。全方位复工复产,推动社会经济有效运转起来,就需要市场各大经营主体也都运转起来。但是由于疫情影响,各大经营主体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资金困难,包括企业经营成本资金以及现金流等。通过用好信贷政策,尽可能为经营良好的企业注入资金,其实就是为复工复产注入动力,确保其正常运转起来。 创新信贷模式,为复工复产提供支持。一般的信贷方式,能够为规模企业以及一些较大企业解燃眉之急。但是对于重要企业而言,由缺少担保品、信息不对称等,很难依靠传统信用风险评估模式得到信贷支持。而创新“数字金融”,让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能够凭借企业经营的“大数据”,获得可观公正的风险评价,从而获得相应的信贷支持,也能够有效推动经营主体复工复产。 优化信贷服务,为复工复产提升效率。要想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除了创新信贷模式,更重要的是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创新线上信贷服务,让中小微企业能够通过线上申报、线上审批、当天获批等,就能够极大简化融资方式,提升经营主体融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复工复产效率。(文/钟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