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如期脱贫,关乎贫困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实现。总书记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格外关心和关注,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党建网,5月22日)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倒排工期,距最后期限还剩下200多天,时间紧、任务重,全国各省市县地区更要坚定信心,卯足干劲,攻坚克难啃“硬骨头”。脱贫攻坚是场大考,疫情当下又迎来“加试题”,面对越发艰难的硬任务,各地扶贫干部要有必胜的信心,奋勇拼搏在实现全民脱贫奔康的路上。 贫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倍受总书记关心和关注,全面小康的路上,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落下,各地要确保如期实现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让他们在扶贫这项伟大事业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干部在帮扶上既要重视生活水平保障,也要关心关怀精神状况,在着力做到“两不愁三保障”的同时,要强化心理疏导,为残疾人树起心理建设,激发内生动力,让他们主动谋划脱贫,自觉加入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事业。 助残脱贫,首当其要是解决收入问题,针对贫困残疾人的不同身体状况,为他们规划适应发展的产业,或者鼓励其就近务工解决就业问题等。充分发挥庭院经济的优势,利用在房前屋后种植经济作物的方式,实现助农增收,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形成“公司+专合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让有劳动力的农户以劳动获取报酬,没有劳动力的残疾人以流转土地入股的方式得到分红。 决战决胜小康是整体而不是部分,各地区帮扶干部要紧盯贫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着力助残脱贫,不折不扣完成全面小康。(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