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随着健康扶贫工程深入推进,医疗服务种类越来越多,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贫困地区百姓享受到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为脱贫攻坚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新华社,5月22日) 健康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条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近年来,我国全民健康运动和医疗体系建设蓬勃发展,全民健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贫困群众的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健康扶贫就没有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健康扶贫的重点是预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当前贫困治理的难题之一,疾病是贫困增量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尚未脱贫的农村地区和因病因伤返贫的农村群众中,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群体缺乏对疾病的预防,缺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党员干部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向贫困户广泛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引领贫困户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因病返贫、因病致病的发生,强化农村群众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健康意识,实现健康扶贫。 健康扶贫的重点是保障。千方百计保基本、医疗兜底是根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最大制约,啃下因病致贫返贫这个脱贫攻坚“硬骨头”中的“硬骨头”,才能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通过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得以解决。减少贫困户个人支付比例,减少农户医疗支出从而相应增加其生产投入进而增加收入,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 推进健康扶贫,建设全民健康社会,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立足贫困人口,惠及所有人群。全面脱贫奔康,全面维护人民健康,打牢健康墙,打好攻坚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健康基础。(熊雯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