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价服务力度,在科技、文化、医疗、教育等首都重点发展领域,对新型研发机构、文化创意组织、民营医院、民办学校等民营企业人才,提供针对性更强的职称评价服务。目前,北京市每年有近2万名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社会化职称评价取得专业技术资格。(5月2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制度创新的关键之一便是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我国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将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如何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对于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才资源问题也是企事业单位关键问题之一,当下全球范围内已经进入对人才的争夺,可以说掌握了人才就掌握了创新力和竞争力。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深化期,要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实现我国三步走战略目标,急需大批优秀人才。目前,我国人才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尚需完善,人才工作越来越成为了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我国特别重视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工作实践中制度法规的制定,即使发现其中的问题和有益经验做法,制定了一系列引导和规范人才对于建设的体制机制,我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系,其作用的发挥成效明显。但就具体的单位而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需要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尺度,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和岗位职责,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做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尤其对于科技人才更是如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对于深入了解人才,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着关键的作用。
对于国家而言人才就是创新力和竞争力,对于企业而言人才就是效益,对于工作而言人才就是突破瓶颈的发展力,科学选拔人才,还能科学评价人才,才能够有效激励人才,才能够高效开发人才资源。 作者:顶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