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nshangzy 于 2020-5-23 11:15 编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湘潭大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刘长庚委员表示,如何通过稳就业、保就业确保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应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5月23日,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加速,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城镇化质量不高、市民化速度和质量滞后等等,当下城镇化建设亟待创新和改革,破解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让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让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更加融合发展,让城镇化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实力共同开发,让市民化质量更高,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像所有的工作一样,要想推进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和矛盾必须坚持创新理念,必须运用好这个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户籍制度为关键,加快新城镇市民由地域上的转移过渡到身份上、职业上的转移;创新土地制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增强农村土地流转效率,让单位面积内的土地能够提质增效,探索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机制;重视城镇化过程中的产城一体化建设,通过产业产能的提升,建设新型城镇,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就业收入提供后续动力。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建设,让每一个小城镇都具有自身特色,尤其要破解“面子”好看,而“里子”不足的问题,在搞工程的同时,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配套等关系民生的“里子”建设好,同时,将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让硬件和软件同时发展,满足城镇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城镇化建设利国利民,能够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够满足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在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让小城镇的建设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 作者: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