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琼芬 于 2018-7-16 08:00 编辑
成都市加强对受处分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关爱,做实做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鼓励受处分干部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进一步巩固了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正向效果和综合成效。(7月13日,光明日报)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大,受党纪处分的党员干部数量不断增加。面对处分,大多数能知错改错,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但也有少数受处分党员不能正确对待所受处分,觉得丢了面子,在群众面前抬不起头来,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处分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对那些犯了错误的党员,绝不能“一处了之”,不闻不问,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要做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切实担负起教育挽救的责任。不能让一个党员掉队,哪怕他曾经犯过错误。 要帮助受处分干部重树信心。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让“跌倒”的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怀,促使党员干部在受到处分后迷途知返,重新站起来,重拾信心,从心理上、行动上真正回归到整片“森林”。在这方面,成都市做得比较好,对受处分干部,持“剖析问题、反思问题、整改问题”,深入查找暴露出来的问题根源,针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受处分干部深刻吸取教训,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不仅建立台账管理,细化工作规则,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谈心谈话等相关要求,还协调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人事部门、受处分干部所在单位或社区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全面掌握情况,会商解决有关问题,帮助一大批受处分的干部重新树立起了信心。 要坚持教育与关爱相结合。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党员干部,从起步到成长,凝结了组织、社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和大量投入。加强对受处分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关爱,才能全面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促进党员干部真心接受组织的严管和教育挽救,让他们继续服务人民。成都青白江区纪委监委编制了《回访工作流程图》,在受处分干部处分影响期满前一个月启动回访工作,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开展教育提醒,做到既打“板子”又开“方子”,既体现执纪监督的“力度”,又体现组织关爱的“温度”,让组织的体贴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要一视同仁任用受处分干部。处分影响期是有终点的,处分影响期满后,对彻底改正错误、思想转变好、工作表现突出的,按期解除处分,对他们一视同仁,积极向组织推荐使用,让受处分党员放下“包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成都市成华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分级分类实施教育管理,对处分期满的受处分处理人员,在评先评优、晋级晋升、培养选拔等方面不搞歧视、一视同仁。金堂县不戴“有色眼镜”,适时、及时肯定受处分人员的成长和进步,对处分期限届满、受处分期间表现突出、回访教育收效良好的,作为以后使用、提拔的重要参考依据。 总之,对受处分干部,要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清除党员干部中的“毒虫”“害虫”,治好“病树”,扶正“歪树”,做到强化监督有态度、执纪问责有力度、治病救人有温度,让跌倒干部早日回归到“森林”。 作者:李琼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