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结束,截至7月7日,约谈2819人,问责4305人。其中,河南省被问责人数最多,为1015人。(新华网,7月1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领域问责追责制度逐渐健全,问责追责力度逐渐加大。有数据表明,从首轮中央环保督察以来,有超过2.2万名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追责。面对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党政领导干部只有常怀民生心、责任心、敬畏心才能有效避免被追责问责。
常怀民生心,作为民服务的好干部。“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心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天空、江河、大地的清洁,就是民之所呼,就是当下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党政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要切实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常怀责任心,作担当作为的好干部。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以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党政领导干部要努力攻坚克难、担当作为,以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核心,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常怀敬畏心,作忠诚干净的好干部。正所谓“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党政领导干部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要敬畏党,严守党纪国法,不触法纪、红线,坚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敷衍整改”;要敬畏人民,时刻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扎实履行好人民公仆的职责,要明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坚决杜绝“表面整改”“假装整改”;要敬畏权力,要善用权、慎用权、用好权,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良心的实事,坚决杜绝“为官不为”“欺上瞒下”。(作者:焦国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