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甘肃张掖,2020年度黑河干流第一次调水任务开始实施,计划至5月18日结束。从2000年8月开始,张掖市已连续20年完成了黑河调水任务:截至2019年底,黑河莺落峡累计来水378.82亿立方米,向下游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输水229.11亿立方米。(4月21日,人民日报)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黑河是张掖市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千百年来,黑河水滋养着张掖这片绿洲,孕育了农业发达、物产丰饶的“金张掖”。可以说,没有黑河,就没有张掖绿洲。然而黑河水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上世纪后期,黑河流域水资源日趋紧缺,黑河尾闾湖泊东居延海、西居延海先后干涸,萎缩的额济纳绿洲产生大量扬沙导致沙尘暴天气,威胁西北、华北乃至华东地区生态安全,情况十分严重。 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善黑河沿线生态环境,就必须节约用水,为此本世纪初,水利部把把张掖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并围绕这三条红线建立了完善的河湖管护治理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原来浇一亩地要五六百立方米水,现在只要300多立方米,大大的减少了黑河的负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8。 “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既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知道“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