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监督须臾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一方面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巡视监督常态化等制度性建设不断推进,一方面是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权力的监督约束越发严格,各级领导干部也越发自觉接受监督。(人民日报 10月16日)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领导干部,都不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十全十美,这就需要时不时的有人在耳边给你“吹吹风”,给你提个醒,这就是监督。作为党员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利,更应主动接受监督,欢迎监督,真正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成是组织的关心和群众的爱护,“健康”的成长起来。
“木受绳则直,人守规则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作为党员干部一定正确认识监督,把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爱护,是自己健康成长的“护身符”、“安全阀”。今天的社会生活丰富而复杂,领导干部是群众关注的重点、议论的热点,只有正确认识监督,将监督当做一剂“清凉油”,在自身定力羸弱和疲软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养成“有权就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自觉,面对监督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才能让自身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行稳致远。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拒绝监督的同志终究要犯错误,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防止权力运行违背人民意志,必须对权力行使加强监督。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应把监督提醒当成是一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福利和待遇,习惯监督、走进监督、接受监督、欢迎监督、配合监督,学会做一个“透明人”,学会在“玻璃缸”里生活,在接受他人监督提醒中“一日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群众的监督中汲取营养,不断改进工作和作风,提高威信,才会让党员干部坦坦荡荡做官,清清白白做人。
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监督,是胸怀宽狭、情操高低的分水岭,是检验党性强弱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监督提醒永远是一副清醒剂、一张防坠网、一把保护伞”,不断强化自我监督,培养接受监督的胸襟,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在关键时刻,严于自律,正确把握好自己,才能为党和人民执好政,用好权。(梁忠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