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回复: 1

[已推搜狐] “引凤还巢”助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72

主题

71

回帖

484

积分

记者

积分
484
发表于 2018-10-16 14: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省金堂县赵家镇的张吉书10年前返乡创业,当时开办的家庭农场如今已成为占地320亩的观光园。目前,金堂县农业产业创业人数已达10余万人,产值80多亿元,被评为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张吉书说:“当年返乡真是太对了,现在年收入500多万元。”“引凤还巢”推动了农业“双创”。(10月16日,人民日报)
一些大学生不愿意返乡建设农村,是由于当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好不容易出去读大学了,却又回乡“创业”,乡亲们首先不问致富良方,而是暗自忖度:“是不是城里混不下去了?”进城之人,回乡一旦不衣锦,就几乎要与落魄划上等号。乡村与城市的尊卑观念,挡住了乡村适应时代的步伐,更给大学生利用高等教育回报乡梓的情怀泼了一盆冷水。然而,人言可畏并不是乡村留不住人的主因,见识过城乡发展差异的大学生,对乡村创业能否成功始终顾虑重重。没有雄厚的创业资金,缺乏广泛的商业人脉,与创业打交道的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百姓。在与现代创新创业模式大相径庭的乡村,创业似乎前路茫茫。
笔者认为,“引凤还巢”需要“凤”愿意“还巢”,还要我们的“巢”足够美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到振兴乡村经济的队伍当中,虽说这不是件容易事儿,但可以让这些能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党的领导下,为了鼓励大学生返乡振兴乡村经济,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大大的减少农村创业初期的成本,使风险大为降低。这些优惠政策,主要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在此基础上也要求相关部门要更加细化扶持政策,使其更贴近实际。
(作者:阎伟妮)






上一篇:“圈子”人情靠不住,遵纪守法才是真
下一篇:领导干部要用好“监督”这把“保护伞”
已绑定手机

72

主题

71

回帖

484

积分

记者

积分
48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4: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3 16:31 , Processed in 0.29458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