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扬 于 2018-10-16 11:05 编辑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各地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优良政务环境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但一些地方、一些干部,在处理“放”和“管”的关系上,存在困难:放什么、怎么放,管什么、怎么管,处理起来颇为棘手。(10月11日,求是网)
一直以来,党政部门繁复的行政审批和办事流程使得政务的办事效率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简政放权实施以来,各地在实施的过程中把一些事情的放任联系为放权,这也是为什么李克强总理在两年前的中外记者会上提出:“我们说放权并不是说放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措施必须到位,还要防止任性、任意地检查,这样简政放权才能更有效,才能让生产力发展起来、群众得到好处。”
我想,李克强总理讲的放权与放任,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讲的放权与放任,就是要处理好“共产党省委只管唱什么,不管怎么唱”的问题。歌舞团演出,是业务问题,是歌舞团团长、导演管的事情,观众不喜欢,没有上座率,他们也不会干赔本的买卖;作为“省委”,只管“唱”的是主旋律,观众喜欢,“唱”出正能量,就要放手歌舞团团长、导演去管,而不应当手伸得过长。其实,专业的事情,就该专业人员去管,如果“共产党省委”去管,可能因为不熟悉业务,可能因为不了解情况,可能因为管不过来,而管不好,让演出难以获得成功。
放权是为了更好的调动“歌舞团”积极性,是为了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都能释放出来,从而,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得更好,管得更棒。但是,放权不等于放任,是为了更好把握主旋律,是为了更多释放正能量,是为了打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如果一强调放权,就放任自流,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做法,甚至是一种懒政,一种不作为,一种乱作为;说穿了,这是以一种消极的方法对待“放管服”改革。“一放就乱”,就是任凭放任。
放任的意思很明确, 就是不加约束,放任自流。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一文中,这样指出:“其实从前学校一味盲目的压制,近年学校一味盲目的放任,都是不应该走的错路。” 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吴晗先生在《春天的诗》一文中,也曾提醒说:“少数少年儿童犯了过错,不应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应该给以教育改造的机会。”陶行知先生、吴晗先生,都是在讲要正确处理好“放权与放任”的关系。
放权而不放任,是“放管服”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有效管理、提高效益、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相对不放权来说,放权之后的管理,任务量更重,难度系数更大,管的范围也比原来更宽阔;甚至可以这样讲,要把权放好,调动职能部门和所有人的积极性,相当于对“共产党省委只管唱什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度系数不是小了,而是更大、更科学、更规范。
随着“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会碰上更多“走着唱、站着唱”的敏感问题、利益问题、服务问题、管理问题,甚至方向问题。没有一定定力,你就有可能对“走着唱就是资本主义,站着唱就是社会主义”这类问题,拿捏不准,认识不清,导致“放管服”改革难以正确推进。(文:黄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