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弃“三忌” “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文正公之天道“三忌”包函许多自然大道、哲学道理,广大干部当思之、学习、悟之、从之。 “天道忌巧”,这个“巧”字,指的不是我们常说的巧妙,而是巧言令色、投机取巧,意为做事不能投机取巧,而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更符合自然规律。当时在充满虚浮、圆滑、取巧浮躁的晚清社会,曾国藩能够提出“天道忌巧,去伪而守拙”的理念,并能持之以恒、一以贯之,颇有廓清寰宇、凌踏万象之气魄。然而现在,有一些干部就存在圆滑取巧的问题,说话做事左右逢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像墙头草,风往那边吹就往那边倒,做事没有原则准则,做人没有底线规矩,这种干部自以为能够两边都讨好、谁都不得罪,实际上则是丢了自己的“灵魂”“准绳”。还有一些干部喜欢投机取巧,说话做事投领导所好,整天只要讨好领导,就能够有个好前程,这种干部自以为能够“走捷径”,但领导肯定不喜欢这种巧言令色之人,而是希望自己干部能够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实际上,一个喜欢投机取巧的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因为这种人没有耐力慢慢地培养自己的操守和才华。 凡事忌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曾国藩相信“天道忌盈”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但道理虽易,却并不是人人都明白。一些干部凡事总喜欢求过求满,或在事业有成、春风得意的时候,骄傲自满,趾高气扬,高调显摆,或在物质生活上过于贪求,在权力欲望上膨胀无度,这种“飘飘然”的虚荣心理肯定会让自己狠狠地跌一个跟斗,这种无度无节制的奢求贪欲也必然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满招损,谦受益”,广大干部在得意之时更要懂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才能蹄疾步稳、不断前行。“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广大干部在物质追求上要有节有度,“不为已甚、适可而止”,心理上有节制,才不会被物质的、欲望的东西所控制。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天道忌贰”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说做事必须专注,不能三心二意。然而有些干部干事做事不能静心、没有定力,总是心猿意马、心神不定,这件事情还没做好就想着那件事情,结果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干不好,“西瓜”没捡到,“芝麻”也搞丢了。“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广大干部在干事做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思心一致,不闻雷霆”专注精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事定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认认真真把一件事情做好。 在“三忌”上下功夫,于曾国藩的一生意义非常。广大干部同样要摒弃“巧”“盈”“贰”这“三忌”,戒除取巧之心、自满之心、不定之心,要明白只有踏踏实实才是最近最快的“捷径”,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才不至于“跌倒”,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干好事情。 (作者:王度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