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江经验”指引下,当地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共建共享,推动经济、文化、教育等全面发展。如今,晋江97%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安踏、柒牌、恒安、盼盼等一大批民企发展壮大,经济更具活力,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7月13日,光明日报) 曾经的晋江土地贫瘠,没有发展动力,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农业县,现在的晋江已经是以福建省二百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省十六分之一的GDP,成为了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是什么让曾经的拖后地区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除了习总书记在七下晋江提出的“晋江经验”的正确指导外,也离不开晋江百姓的广泛参与。 国家发展经济,归根结底就是要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因此,在改革发展的同时注重让百姓参与进来,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感,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如果只顾着抓改革,发展经济,而忽视了民生问题,短时间内可能经济是看着发展起来了,可是人民群众的需求的不到满足,基本的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会有很多人离开故土,不愿在家乡发展。人才流失后会直接导致经济的倒退。 “晋江”经验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政府部门积极引导,让群众看到了发展前景,从而推动群众真正参与进改革发展中。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才能有干劲。各地在学习“晋江经验”的时候不仅要学习它“咬定经济不放松”的精神,也要学习它不算增进民生福祉的做法。只有在抓经济的同时不忘关注民生,保障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那么才算真正的成功经验。 (作者:杨立瑶)
|